文化馆新闻
剪刀与纸片 指尖上的完美邂逅——贺氏剪纸“剪”出宝安的创意与传承
来源: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作者: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 2018-09-13
699
4
0

开栏语

“非遗”—— 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强调的是,在保护非遗项目过程中,不单要保护传承其核心技艺,更应该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起来。目前,宝安在全市拥有最多的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名录1个、省级名录9个、市级名录15个。这些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等类别。今起,本报特推出“宝安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专栏,从“守护与活化”的角度,对宝安非遗项目进行深度报道。

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薄薄的纸片,手指间看似不经意的舞动,纸屑随着飞舞的剪刀缤纷洒落,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便跃然而出——这就是神奇的民间剪纸艺术。作为市级非遗项目,贺氏剪纸宛如一条不息的河流,不尽流淌着艺术的风韵和风情,“裁剪”出文化宝安、创意宝安。昨日,本报记者采访到“贺氏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贺虹,听她聊聊贺氏剪纸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如何被“市场”撞了一下腰,又是如何“坚守”着方寸纸片上的文化传承……

微信图片_20180913184341.jpg微信图片_20180913184345.jpg

剪纸作品


融合南北技艺 做好方寸纸片上的文化传承

对于剪纸艺人来说,纸片里住着灵魂,只有心底里流淌着美的人才看得见,剪刀行进,它们会颤颤而动,跃然于眼前。说起剪纸,贺虹的眼睛就灵动起来。剪纸是根植于中华民间艺术沃土上的一朵夺目的艺术奇葩,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技法千姿百态,形式品类繁杂多样,尤以其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民俗风情浑厚见长,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种类之一。“剪随心意走,图如幻化来。”贺虹说,“对于我来说,一张剪纸就是心灵的故乡,一把剪刀就是美的使者,走进这片神奇的剪纸世界,可以听到如歌的行板,也可以感悟轻柔的欢唱。”

贺虹出生于剪纸世家,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直系后人,5岁时便向父亲学习剪纸技艺,是贺氏剪纸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她自幼继承了祖传剪纸技术,并四处拜师学艺,在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十余年间致力于剪纸艺术的教学与推广,辅导的学生作品有150多人次获得国内外美术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贺氏剪纸是一种颇具艺术美感又散发出浓烈民俗气息的民间美术,它发源于江西省安福县钱山乡保太村,目前分布于宝安区。据贺虹介绍,安福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自宋元起便有剪纸技艺流传于民间。经考证,保太村贺氏,其直系祖先为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贺的后世子孙仿佛也承袭了他那样的浪漫与才情。清中叶之后,保太村以剪纸技艺发达而远近闻名。经历悠长的历史和几代人的探索、实践,贺氏剪纸已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因祖上曾自中原迁往南方,贺氏剪纸融入了北方与南方的风格与技艺。贺氏几代传人都在寻求如何将剪纸的镂空技艺发挥到极致,其剪纸作品凸显了艺术美感和装饰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贴合,这是贺氏剪纸区别于其他剪纸流派的一大特征。

微信图片_20180913184158.jpg

剪纸培训现场


艺术与产业并进 不甘于仅仅活在“非遗”里

为了让剪纸艺术被更多人喜爱,贺虹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1991年定居于宝安的贺虹,一直积极开展剪纸艺术的展示、作品销售、技艺传授等活动,并曾作为民间艺术家远赴美国、土耳其、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表演、讲学。她的剪纸作品被外国政府首脑、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众多艺术爱好者收藏。据了解,20余年来,她已传授、培养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上千名学生、弟子。2005年,贺虹创办了贺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推动了中国传统手工剪纸作坊式经营模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的转变,通过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将剪纸销往全国乃至全球,推动了剪纸民俗文化的生活化应用。

“要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剪纸艺术产业化。”谈起“非遗”产业化,贺虹的眼睛里有一种让剪纸艺术不断迸发出“野火烧不尽”勃勃生机的执着,“民间艺术只有重视市场,形成产业,才会有大发展和大繁荣。”

为此,贺虹大胆创新,不断将剪纸元素延伸到服装、灯饰、家饰、礼品、吉祥物、名人名画酒茶糖饼等创意包装产业与领域,开发了剪纸元素的防辐射手机贴、开运门帘、剪纸工艺画等数百种创意剪纸产品,剪纸艺术走传统也时尚的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将创意剪纸跨界整合,连续多年来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广东省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广东省自主创新企业、深圳市重点文化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宝安区创意文化企业50强等荣誉。公司于2014年8月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国内首家“非遗”挂牌上市企业。

微信图片_20180913184632.jpg

贺虹


放大“非遗”效应 剪纸文创酝酿“大动作”

贺氏剪纸是民俗文化的灿烂之花,具有典型的镂空艺术特征、民俗特征、愉悦特征,以及民俗学研究价值、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重要价值。据贺虹介绍,贺氏剪纸的题材内容比较宽泛,上至天上的瑞龙、祥云、飞鸟等,下至地面的人物、走兽、植物、日常物品等,凡能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和体现人们理想的意象和物象,都进入了贺氏的视野,而在其剪刀下成为“吉祥”化了的艺术品。

贺虹深深地认识到作为贺氏剪纸的传承人,保护、传承、发展这类优秀民间美术的责任。她认为,剪纸作品与现在市场上的灯、花装饰有着不同的美感和品位,它有可能被剪纸艺人代代传承下去,但如果缺乏创新,传承者无论精华与糟粕一概吸收,只会使剪纸技巧在原地踏步。“只有创新,剪纸才能作为真正的艺术,向市民绽放璨丽的光芒。”贺虹说,“技艺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技艺的发展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和创新。”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10月,在文化部非遗司和省市领导支持下开展的2018首届深圳“非遗周”全国剪纸文创成果展,将由“赛”“展”“会”“课”“乐”“创”六部分构成。其中,剪纸作品创作大赛的作品需突显剪纸创作的新创意、剪纸元素的新应用、剪纸创业的新模式。届时,现场还进行剪纸艺术教学展示课,共同探讨、研究剪纸艺术教学的方式方法,找寻剪纸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课堂教育形式,剪纸爱好者也可参与现场创意剪纸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