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英雄黄耀庭的故事
深圳市级
966
128
0

黄耀庭,原名黄恭喜,绰号“盲公喜”。1863年出生于广东省新安县沙头乡(今深圳市福田区沙头下沙)。他少习武术、性格豪爽,常仗义疏财,是广州、惠州一带有影响的洪门首领之一。

为生活所迫,黄耀庭少年时代便跟着父亲在荷兰船上打工。由于他聪明好学,技术好,在船员中很有威信。一次,黄耀庭在船上躺着看画报,另一些船员在推牌九。黄耀庭突然感觉发动机声音不对,立即让人下去叫轮机班关车。等机械师打开缸体一看,发现一块金属条卡在了齿轮箱里。如不及时停车,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次,一位船员向他诉苦,说刻薄的船主故意找碴儿扣了他的薪。黄耀庭就找了一个机会,跑到轮机舱,在连杆上做了一点手脚,使得连杆到半夜就断了。轮船在海里打转,急得船长直唤黄耀庭来修,黄耀庭这才把给那位船员补发工资的事提了出来。船主只得照办。这件事后来被拍马屁的人告发了,洋船主恼羞成怒,扣了黄耀庭一个月薪水。

1899年春天,黄耀庭从南洋返回家乡。正遇上新界五大姓(邓、廖、侯、彭、文)联合抗击英军的风潮。英军借机侵占深圳河北岸地区,不断袭扰沿岸的百姓。黄耀庭便召集朋友商量,准备打击英军。他们发现三五成群的英军经常开着汽艇来红树林一带打水鸟。觉得是可以利用的好机会,便决定在这里给英军一击。黄耀庭同朋友们用竹子做了一些抛石机,抛石机借助竹片的弹力,可把石头抛出数十米远。他们将抛石机运到红树林隐蔽起来,等待机会。

一天黄昏,黄耀庭得到消息,英军十来艘小汽艇向红树林开来。黄耀庭立即带领乡亲们到红树林埋伏起来。过一阵,英军果然来了。黄耀庭让所有的抛石机一齐拉动,漫天飞石砸向英军。英军猝不及防,伤亡过半。有的正想抵抗,又被从树丛中赶来的村民用大刀砍倒。这一仗,黄耀庭他们大获全胜。英军受到打击,在深圳河北岸站不住脚,只得撤回深圳河南岸。

1900年,黄耀庭在新加坡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兴中会,追随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斗争。当孙中山听到他叫黄恭喜这个名字时,对他说:恭喜发财是中国人的旧观念,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发财,要为四万万同胞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光耀门庭。于是为他取名为“耀庭”,后来他一直沿用此名。同年春夏之交,黄耀庭与孙中山往来于南洋、日本、香港间,并在香港青山农场设立据点,积极筹备三洲田起义。根据孙中山的指示,黄耀庭与郑士良、黄福等潜回三洲田一带活动,准备发起反清的武装起义。三洲田座落在新安、归善两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是三合会活动的首要据点之一。1900年10月6日(庚子年闰8月12日)由孙中山发起成立的中国兴中会惠州革命军在三洲田马峦头登坛祭旗,誓师起义,以三色旗为军旗,任命郑士良为起义军总司令,黄耀庭为副总司令。因郑士良多往来于香港等地,指挥起义的重担,实际落到黄耀庭肩上。10月8日,革命军在沙湾兰花庙突袭清军获大胜。打响了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第一枪。起义持续了一个多月,在清军疯狂镇压下,终因后援不继、寡不敌众而失败。

三洲田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抛弃了议会改良幻想,走上了武装推翻封建主义的革命之路。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三洲田起义失败后,黄耀庭带领一些将士退往香港,后又避居新加坡,继续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还在新加坡、吉隆坡创设“中和堂”,坚持反清斗争。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后,又去南洋。黄耀庭前往迎接,并共商在新加坡设同盟会分会。当年,楚楠、林义顺、黄耀庭等十二人与孙中山一起,以新加坡晚晴园为会所,开设同盟分会。联络、组织、发动南洋的华人开展反清斗争。第二年,黄耀庭奉孙中山之命,前往香港筹划潮州黄冈起义。因在香港活动时被警吏跟踪,被迫终止了这次行动。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曾请黄耀庭出来做官。黄耀庭自己觉得“做惯乞丐懒做官”,还是在乡下自由,于是辞官不就,回到家乡沙头东头村定居。黄耀庭为人刚正不阿,1913年,当时的新安县长刘少华,不但贪污腐化,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侮辱妇女。黄耀庭知道后非常气愤,请来一名广西武师,把刘少华狠狠教训了一顿。刘少华怀恨在心,趁黄耀庭生病时,指使人寻机下毒药,谋杀了黄耀庭。去世时年仅50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