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名故事
深圳市级
1731
152
0

一、 深圳

深圳现在已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深圳”这个名称在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知名度。但仅仅二十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那么,“深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七、八百年前,即从南宋到元、明时期,大批先民从中原及福建、江西等地,陆续来到现今福田、罗湖一带进行开发。沉睡了千、万年的荒山海滩,逐渐变成了良田。当时,从银湖到笔架山东侧,有一条又深又长的大土沟,顺着地势往东南延伸,经过蔡屋围附近,一直连到深圳河。银湖、笔架山的山泉水也顺着这条深沟往下流,人们就叫这条沟为“深圳”。“圳”,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广东,意思是“田野间的水沟”。田野间一条很深的水沟,按照当地的方言习惯,自然就叫做“深圳”。由于这条又深又长的大土沟成为了这一片地方地形地貌的一大特征,因此,“深圳”也就成为了这方土地的代名词,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称当时蔡屋围到东门这一带为“深圳”。由于这里正置当时的新安县城南头到大鹏所城东西交通,以及广州、东莞到香港、九龙南北交通的交汇点,时有客商过往。一些人便来此贩卖凉茶、食品,或开茶楼、旅舍,逐渐形成了圩市。每逢农历二、五、八,四乡八村的民众都来这里赶圩。在距今300多年前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编修的《新安县志》上,已经有了深圳圩的记载。

二、 福田

南宋时期,发源于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东南)的黄氏后裔黄  

金堂,由江西来到南海之滨的上沙,开基立村。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一棵高高的大椰树,算是这片地方的一个标志吧,于是,“椰树下”便成了地名和上沙的村名。至今上沙祠堂大门的对联上还有“椰树长春”几字,便来源于此。直到清朝编撰《新安县志》时,可能编撰者认为,这“椰树下”实在是不像一个正式名称吧,而这一片正好处于下沙的上游,便将其村名更改为“上沙头村”,简称“上沙村”,一直援用至今。由于子孙日多,人丁兴旺,黄氏后裔的一支又去福田村垦荒造田。福田当时也无村名。因田土与上步相连,仅一田之隔,故上步村人称其为“隔田”。又因造田时规划整齐,方正如格,又称为“格田”。而当地人将一“格”也叫做一“幅”。福田周围的上步、岗厦都是丘陵起伏,惟独福田这一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百姓得福于田。且“幅”、“福”同音,所以村名最终由“格田”演化为“福田”。

三、 莲花山

历史上,莲花山曾分属三个村,也有三个不同的名称。从山顶以南属岗厦,岗厦村民称莲花山为大王岭,山的北坡分属上、下梅林,上梅林称其为莲花梁;而下梅林村民习惯称之为九江垅。莲花山是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深圳后,曾在莲花山上建了一个炮台,还利用这个炮台来攻击我东江抗日游击纵队。解放后,为了保卫边防,1952年,解放军工程兵也在莲花山上修筑了军事设施。并在三个村的三个不同名称中,选取了既通俗又好听的一个,略加改动,在地图上正式标上了“莲花山”这个名称,从此,莲花山就有了现在这个令人浮想联翩的美丽称谓。

四、 上步

大约在元、明时期,现在上步郑氏的祖先从河南荥阳辗转迁徙来到浦尾,就是现在的中信广场一带。当时这里还是山峦起伏,荒无人烟,也没有正式的地名。郑氏先民在这里披荆斩棘,垦荒造田。逐渐安顿下来之后,人们决定在这里建村定居。于是请来一个风水先生找寻建村位置,当时埔尾与蔡屋围之间是一座山,起伏的小山包,一坡一坡地层叠而上。村民们先在山下看了一块地,风水也还可以,但嫌地势有些低洼,想再往上一点,又不知道好不好,风水先生上去看了之后连说“上一步更好”。建村的位置就此敲定,风水先生的那句话也成了村名——“上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