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盆菜(下沙大盆菜)(福田区)
广东省级
1412
136
0

自古“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饮食文化。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气候、物产、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各不相同,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饮食习俗和特色迥异的各种菜系。有的麻辣鲜香,有的清淡回甜,有的水陆齐备,有的五味俱全。但大多讲究排场,或八大碗,或十大碟。而每张桌上多达十五道菜,这十五道菜却一齐装在一只大木盆里,每张桌上就这一盆菜,这样的宴席却是深圳湾一带所特有的。

传说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南宋残军簇拥宋少帝赵昺沿海道一路南逃,来到深圳湾一带,驻跸现香港新界的二王村(现名宋王台)。时已半夜,又逢大雨,海风一阵阵的吹来。士兵们腹中空空,湿衣贴身,真是饥寒交迫。当地百姓闻讯,纷纷拿出自家的各种食物:煮熟的萝卜、芽菇、蚝肉、鳝鱼干等等,一齐倒进一口军用的大锅中,暂且供宋军充饥。虽是百家饭菜,味道也各不相同,但对于饥肠辘辘的宋军,却是香气扑鼻,胜似美味佳肴。众人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这件事情虽属偶然,但是对于远离京城,偏处南海一隅的寻常百姓来说,能够见到皇帝,能够为皇帝提供饭食,虽然已是亡国之君,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件。为了纪念这件事,从此,每年元宵前后,当地百姓都会从家里拿出各种各样的食物,盛在一口大铁锅里,全村人一起吃。年复一年,在深圳湾沿岸地区,便形成了“大盆菜宴”的传统习俗。

最初,村民们是在榕树头下挖坑垒灶,支上大铁锅,制作大盆菜。大盆菜做好后,就一层层盛在这锅里,锅下面还烧着火,大家围锅而吃。后来大盆菜习俗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与点灯、祭祀和节日、庆典等活动相结合,成为了人生礼俗和节庆活动的一部分。如在“点灯”仪式中要举行大盆菜宴。即是村里的人家如果当年生了男孩,第二年元宵节前,必须将男婴抱到祠堂去参加“点灯”仪式,祭拜祖宗,以取得家族的承认。点灯仪式结束之后,元宵节那天,就要举办“大盆菜宴”。宴请全村族人及外村的亲朋。如果有几户人家均在当年生了男孩,便由几家共同出资举办“大盆菜宴”。每年清明节的祭祖仪式中,也包含大盆菜宴这道程序。一般是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全族男丁共进大盆菜宴。而且大盆菜宴的地点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在榕树头下围锅而吃,而是在祠堂外的广场上摆上八仙桌、长条凳,将大盆菜盛在大木盆里,每桌一盆大盆菜,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人同时开宴,形式非常独特,是其它地区所少见的。

大盆菜是以萝卜、芽菇、支竹、冬菇、油豆腐、鱿鱼、木耳、芹菜、猪肉皮、门鳝干、五花肉、蚝、鲜鳝鱼、鸭肉等十五种主料,及姜、葱、蒜、南乳、炸粉、大小茴、生抽、糖、蚝油、猪油、花生油等辅料,用大铁锅,采用煮、炸、煎、焖、烧等加工方法,将十五种主料分别加工好,形成十五道主菜。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层铺底,按上述主料的顺序,一层一层依次盛入大木盆里,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

大盆菜宴在开宴之前要先放鞭炮。下沙的大盆菜宴在开宴前还要先舞龙、舞狮。下沙有自备的龙、狮和由村民自己组织的龙狮队。开宴前,龙和狮都在广场上四处游动,迎接客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烘托欢乐的气氛。待客人到齐后,立即鞭炮齐鸣,锣鼓震响,龙狮起舞。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龙狮舞毕后,便在祠堂前的广场上摆上桌凳,入席开宴。文化大革命前,在开宴的同时,还要表演文艺节目,一般是请粤剧班子来演出粤剧。

大盆菜宴的传统习俗,从南宋兴起,历经元、明、清三朝,经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历八百年而不衰,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文革”中被作为旧风俗破除,而中断了二十余年。到上世纪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92年,福田区所属的十五个村先后进入城市化进程,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个落后的小村变成了现代化的都市社区。随着观念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1993年元宵节,中断了近三十年的“大盆菜”习俗,首先在下沙恢复了。以后在其它村也相继恢复,而且规模逐年扩大。如下沙村1995年办了550席,4000多人参加;2001年达到3500席,入席人数达到近4万人;2002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下沙举办了“深圳市福田沙头下沙黄氏宗亲会元宵节民间艺术系列活动”。当晚在祠堂外广场举办的的大盆菜宴,原计划办3800席,因来宾人数不断增加,最后增设到5319席,赴宴人数达到6万余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以及国内的许多省、市。这次大盆菜宴的举办席数、参加人数两项均载入了基尼斯记录,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盆菜宴”这种古老的习俗,在深圳湾畔,又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