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城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福田区为例
来源: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作者:蔡婷玉 延钰茜 发布时间 : 2023-12-26
101
3
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而要提升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具有竞争力的文艺人才队伍。本文参考国内其他省市区对文艺人才研究的常用统计口径方法,以福田区为例,综合采用基础信息收集登记、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从福田文艺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了解福田区文艺人才队伍情况,为福田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福田 文艺人才 队伍 建设

 

近年来,福田文化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上都取得长足进步,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尤其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为繁荣文化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高质量推进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保障与奖励机制,加强“选树文艺大家、留住文艺优才、培育后辈人才”,形成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文艺人才队伍结构,推动形成艺术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一、福田区文艺人才队伍现状

(一)文艺人才规模

福田区文艺人才资源丰富,本次纳入统计的文艺人才共2667人。为便于横向对比,以文联各协会成员为口径,目前福田区文联会员人数为3336[1]人,仅次于宝安区。从各区文联会员中国家级会员人数看,福田区国家级会员人数为137人,仅次于宝安区与罗湖区。丰富的文艺人才为福田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clip_image001.png


1 深圳市各区文联会员人数情况

(二)文艺人才构成

1.性别结构

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男女比例为56.77:43.23。与福田区常住人口男女比例(51.75:48.25[2]相比,“男多女少”的性别结构特征与福田区整体情况基本吻合。

2.年龄结构

文艺人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态势,文艺人才队伍充满活力。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20-49岁占比68.58%50-59岁占比21.90%60岁及以上占比9.52%。与福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相比[3],年轻化特征与福田区整体情况基本吻合。

3.学历分布

文艺人才学历层次较高。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大学文化程度(指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文艺人才占比88.06%,其中6.82%的文艺人才拥有硕士学历,0.34%的文艺人才拥有博士学历。

4.专业分布

文艺人才专业分布广泛,摄影、舞蹈、文学和音乐类文艺人才居多。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摄影由于门槛较低,发展迅速且配合度高,人数居多。舞蹈、文学、音乐类由于基础扎实、近几年稳步发展,会员数相对较多;曲艺、文化服务和艺术设计类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尚未形成相应的团体,人数相对较少。

clip_image003.png


2 文艺人才专业分布

5.职称分布

半数以上文艺人才无专技职称,随着年龄增大,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增多。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未取得文艺类专业职称的占比58.19%,获得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技职称的文艺人才占比分别是9.63%14.07%9.63%4.82%

6.地区分布

从居住地址分布情况看,53.33%的文艺人才居住在福田区,46.67%的文艺人才居住在福田区外。

从工作地址分布情况看,68.00%的文艺人才工作地址在福田区,32.00%的文艺人才工作地址在福田区外。

7.成果分布

文艺人才专业成果丰富。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中,发表论文的提及率最高,为12.85%;其次是舞蹈作品,提及率为10.24%;还有部分文艺人才举办过个人展览,发表过诗歌、小说等作品。

文艺人才专业成绩突出,获得过不同级别的各类奖项。其中,获得金奖的提及率最高,为19.17%;其次是一等奖,提及率为13.51%;获得过优秀奖、银奖、三等奖等奖项的提及率也相对较高。

clip_image005.png


3 文艺人才成果情况(提及率)

clip_image007.png


4文艺人才获得奖项情况(提及率)

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创作人才青黄不接

1.文艺人才总体偏少,省级会员和国家级会员缺乏。从深圳市文联统计口径来看,福田区文联总人数为3336人,为宝安区文联总人数的65.95%。福田区国家级会员人数137人,为宝安区的47.40%,罗湖区的72.87%。福田区省级会员人数为144人,低于宝安区、罗湖区、南山区、龙华区和龙岗区,且仅为宝安区省级会员人数的20.57%

2.优秀人才年龄结构日渐老化,新生力量不足。文艺人才年龄结构偏大,整体呈“纺锤形”,未形成稳定发展的“金字塔”结构,与深圳年轻城市的人口结构特点不相吻合。本次统计数据显示,高级职称文艺人才104人,其中62人已超50岁,占比达59.62%,优秀人才年龄结构日渐老化、新生力量不足。

3.艺术门类分布不均,部分发展缓慢。各主要艺术类型的文艺协会会员分布不均,文学、舞蹈、音乐类专业人才相对较多,戏剧类、影视传媒类、美术类等其他类别人才相对较少;灯光、舞美、服装等设计人员更加缺乏。由于传播途径受限;艺术特性不明显,可替代性强;参与门槛高,受众人数少等原因,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艺术门类发展缓慢。加之未得到政策倾斜扶持,该门类发展缓慢,从业人员较少。

4.顶尖文艺人才匮乏,文艺人才国际化水平低。一是文艺领军人才数量少,培养引进难度大。虽然福田实施全国首个“百名文体名人引进计划”,成立福田区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推出本土文化人才涵养计划、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等。但是以目前的载体水平和政策力度,相应的人才政策和配套措施亟待加强。二是文艺人才国际化水平低。要实现建设国际化高品质文化强区目标,既需拥有一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又需拥有一大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人才和团队,深圳文艺人才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5.文艺人才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据不完全统计,福田有千余支民间文艺团体,在民政局登记群众文艺团队的有100多支,但多为普及型的群众文艺团队,专业水平高的团队凤毛麟角,艺术水准普遍不高。大部分群众文艺团队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成立,既缺乏优秀专业人才,又缺乏邀请名师的能力和渠道,导致艺术水平偏低。

(二)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待健全

1.文艺人才服务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一是体制外文艺人才主要靠文联各文艺家协会联络、协调和服务,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平台单调,艺术门类之间尤其是具有文艺创作能力的人才之间缺乏多样化的交流、探讨和评论平台。二是文艺人才政策措施方面,虽然福田区先后出台了《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福田区群众文化团队扶持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实施全国首个“百名文体名人引进计划”,但是上述人才政策措施进入门槛高,目前亟需与时俱进的文艺人才扶持政策促进文艺人才发展。三是人员相对分散,组织管理难度大,未能形成类似大芬油画村的特色鲜明、专业人才集聚的创意文化产业园。

2.存在文艺人才信息壁垒。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文艺人才队伍统计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各单位之间存在文艺人才信息壁垒。一是各部门对文艺人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导致文艺人才统计口径不一致。二是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文艺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和定期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的文艺人才信息统计模板尚未统一,难以建立全区一体化文艺人才信息管理共享平台。三是尚未形成明确的文艺行业从业准入资格要求和管理规范,难以对文艺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统计和监管。

(三)扶持激励措施不够

1.专业生存压力待缓解。文艺人才收入偏低,生活压力较大。从文艺人才的年收入情况来看,40.87%的全职文艺人才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下,生活压力较大。一方面,文艺人才普遍存在“体制内生存容易,体制外发展困难”的现象,个人生活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话剧、歌舞以及戏剧等专业类演出机会骤减,文艺市场萎缩。

2.交流展示平台待增加。本次统计的文艺人才多数表示缺乏交流展示平台,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文艺才能。一是疫情冲击使多数演出场馆或平台关闭,部分文艺人才缺乏排练和演出的场地。二是群体文艺活动不足,专门面向老年人、年轻人等规划的文艺活动和场地较少,多名文艺人才反映希望增加群体类文艺展示平台。三是部分体制外文艺人才参与演出门槛较高,场地租用较困难。

3.经费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福田区大力扶持文艺事业,推动文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但目前在经费扶持方面的力度尚显不足。一是经费投入不足,38.84%的文艺人才反映目前需加大文艺资金扶持;另有部分文艺人才反映小众文艺门类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非遗类和民族文化类事业发展进展缓慢。二是社会力量参与文艺创作门槛较高。以福田区宣传文体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例,申请条件相对较高,社会优秀作品创作获得资助比例相对不高。再者,文艺精品尤其是大型文艺精品投入动辄千万,福田区专项资金定额资助限定在300万以内,也束缚了中大型文艺精品创排。三是经费扶持的宣传力度不足,部分文艺人才反映无法得知扶持经费的申请方式和渠道,使得福田区政府与文艺人才信息不对称,文艺经费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群众文化团队扶持力度不足

民营文艺团体组织结构和投资方式多样,市场灵活性强,生命力与创造力旺盛,但也存在经费来源不足、文化水平低、生存能力差等特点。

1.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福田区着眼于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资金扶持、场地支持、采购服务、市场和社会协调联动等机制,对辖区100多个文化艺术类社团进行评级扶持,但扶持政策不完善,扶持力度稍显不足。

2.职称评定缺乏路径。群众文化团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上,既缺乏相应的职称评选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相较于各类专业院团,其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加之其演出规模较小,专业技能提升较慢,面临着人才匮乏与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并存的局面。

三、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为了加快福田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保障与奖励机制,加强“选树文艺大家、留住文艺优才、培育后辈人才”,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以文化区繁荣局面。

(一)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文艺人才高质量发展

1.“以老带新”,稳步建设人才梯队。深入落实本土文化人才涵养计划、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等,挖掘和发动辖区内退休的高层次文艺人才,发挥福田区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成员力量,按专业采用“传帮带”方式,加大本土一流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突出成长型、实用型导向,避免本土人才空心化,逐步建立起年龄结构合理、创作门类均衡、创作状态良好、实行动态管理的文艺人才队伍。如上海作协的“531”培养计划,采用“以老带新”模式,逐渐构建“一线队”“二线队”和“后备队”的青年作家人才库。

2.创新机制,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福田区通过出台《福田区引进世界冠军与文化名人暂行办法》,引进了部分文化名人,为福田的文艺创作增质加量。十年来,福田引进的一系列文体名人,为福田的高端文化资源供给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该政策以公益合作为主要方式,不能充分发挥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要完善福田英才荟政策,优化文艺人才引进通道,在扶持、奖励、落户、子女升学等方面给予更大倾斜,加大文艺人才引进名额,使高层次文艺人才“住在福田,用在福田”。如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等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自2006年起,为体制外和非上海户籍的优秀演艺人才在评定职称、落户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使优秀演艺人才长期居留上海,发光发热。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打造文艺人才硅谷

1.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文艺园地出戏更出人。重点实施“青年艺术家扶持发展计划”,为创作成果丰厚、艺术水准出众、对外影响广泛的青年文艺人才,创设才艺展示平台,在文化创意园提供艺术工作室,提供资金重点扶持,孵化代表中国新生代力量、具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原创作品。如北京、上海、杭州、东莞等地都推出了青年文艺人才扶持计划,为青年文艺人才搭桥铺路,助力本土青年文艺人才发展。

2.成立民间文艺专项扶持资金。福田极力营造尊重和激发文艺创作的自由土壤,激活民间参与艺术创造的生命力。日前出台了《福田区群众文化团队扶持办法》,福田区民间文艺团体数量多达1000多个。但是尚未针对民间文艺团体成长提升出台完善规划,应群策群力,大力提升民间文艺团体专业性,在名师教学、优质作品扶持、场地使用、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促进民间文艺人才健康发展。

3.以文化名人和优势产业重点扶持,汇聚文化精英。充分发挥“种子资金”引导作用,在专项资金资助计划中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文艺人才参与福田文艺精品创作。充分发挥福田电影企业聚集、影视文创科技发达的优势,重点推出电影产业扶持政策,加速引进电影行业头部企业,带动和引领福田电影产业高端人才的集聚。推出一批反映时代、讴歌时代的电影精品力作。

(三)增加展示平台,助力文艺人才发展

1.改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排练条件

一是要结合实际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充分挖掘文化创意园、CBD、老旧厂房等设立文艺排练中心和运营服务平台,为文艺表演团体排练演出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建或新建舞台、戏台等平台,为文艺表演团体基层演出提供便利。

三是鼓励文化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为文艺表演团体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

2.搭建文艺人才展演展示平台

一是开展文艺表演团体优秀作品评选并推动巡演。常态化举办原创作品年度展演,积极推荐有特色、高水平的文艺表演团体参加对外演出和对港澳艺术交流合作活动。为文艺专干搭建作品展示平台,营造氛围,调动和激发文艺专干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二是打造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群众文艺机构的骨干作用,搭建群众文艺交流展示平台,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文艺品牌活动IP

三是扶持和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依托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开展各项节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场舞、合唱、街舞等群众文艺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四)推进文艺人才数据库建设,精准服务文艺人才

1.建立文艺人才信息共享机制。由相关部门牵头,统一文艺人才定义,统一文艺人才统计口径,建立部门之间文艺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更新机制,打破部门之间文艺人才信息壁垒,为文艺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夯实基础。

2.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智能数据库共享平台。就文艺人才基本情况、文艺创作简历、主要作品、创作演出展出情况、创作计划与发展方向等进行常态化全面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创建统一的福田文艺人才信息实时统计数据库,及时掌握全区文艺人才动态,为文艺人才的发现和跟踪服务提供数据保障。

3.对专家级、重点培养级、后备人才级进行分类存档、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文艺人才类别制定不同的培养和扶持政策,精准有效地解决各类别文艺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打造一支有动力、有实力、有潜力、有活力的文艺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婷.对基层文化人才缺失现状的几点思考.社科学论.20222):P156-15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20214月;

[3]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20216;

[4]黄珍珍.福建省文化系统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人事科学.2019年第7期,P78-88;

[5]胡芳芳.温州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四川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201711

作者简介

蔡婷玉(1983年出生),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艺术创作部工作人员,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9年,社会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与科研水平和实践工作经验,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参与著作写作6部,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至今已有成果20万字左右。联系方式:福田区福强路3006号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13510326532

延钰茜(1997年出生),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艺术创作部工作人员,本科,联系方式:福田区福强路3006号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13510468654



[1] 数据来源于深圳市文联官方网站https://www.sz-art.cn/Content/jcwl/ftq/index.html

[2] 数据来源于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

[3] 数据来源于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